西工大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概念方案牵引关键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支撑方案演化成熟,这是我们团队在进行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时确立的发展路线。”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团队原负责人、西工大航空学院张彬乾教授说。
团队持续关注跟踪国际技术动态,瞄准国外技术瓶颈,寻求突破,自主创新,探索新的技术途径,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后体加长翼身融合布局”新概念,并围绕高速飞行与低速起降性能协调、客舱乘坐舒适性与应急疏散兼容、增升与配平能力匹配三个核心技术难题,攻坚克难、获得突破,形成了综合性能国际领先的NPU-BWB-300翼身融合民机技术概念方案。
经过系列大型风洞试验、数值仿真与缩比飞行等关键技术验证,团队攻克并掌握了总体、气动、飞机—发动机匹配、飞行控制等一批系列关键设计技术,并在飞机系列化发展、中央机体特殊结构、噪声抑制等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西工大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西北工业大学供图团队形成的翼身融合民机概念方案采用了单排16座设计,为乘客提供了宽敞舒适的乘坐环境。团队负责人李栋教授介绍:“我们团队设计的翼身融合民机相较于目前国外一排24—30座的设计,飞机转弯飞行时,坐在外侧的乘客受到的过载感受更小,乘坐体验更加舒适。”同时,机身两侧均匀布置了8个舱门,很好地满足了90秒黄金逃生标准要求。
从翼身融合布局民机概念的提出,到核心技术的攻关,再到关键技术突破,以西工大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十几年来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脚踏实地、严谨务实、追求卓越。经过长期研究,团队设计的翼身融合民机概念方案的综合性能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达到或接近NASA“新二代”宽体客机发展目标。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减少飞机的碳排放甚至做到零排放也是团队在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中始终追求的目标。
目前,团队已经在新能源翼身融合民机技术方面展开研究,已完成了氢能翼身融合民机概念方案初步设计。
下一步,团队将进一步验证完善翼身融合民机总体综合设计技术,攻克结构、降噪等关键技术,并聚焦新能源飞机技术发展方向,攻克背撑式/背负式/分布式发动机布局设计技术,为电能/氢能动力翼身融合民机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完)
武汉天河机场单日客流量重回5万人次****** 湖北日报讯(记者成熔兴、胡祎、通讯员孟丛蝶、王赛)1月11日从湖北机场集团获悉,2023年春运开始以来,武汉天河机场航班量和客流量显著回升,1月10日机场客流量达5.1万人次,这是2022年8月18日后武汉机场单日客流量重回5万人次大关。 据介绍,受疫情防控措施调整的影响,今年春运开始以来,天河机场日均客流量变化十分显著,回暖趋势强劲。1月7日春运首日,机场客流量4.3万人次。1月8日“乙类乙管”政策实施首日,客流量4.9万人次,1月10日客流量达5.1万人次。 在运力方面,武汉机场联合在汉运营航司安排春运加班逾1000班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海口、三亚、温州等热门目的地。与此同时,武汉机场将于1月份陆续新开/恢复武汉至金边、东京、澳门航线,班期均为每周一班。 在换乘方面,为方便武汉、宜昌等地旅客在天河机场中转换乘,铁路部门增加停靠天河机场站车次,将停靠天河机场站的动车组列车由14趟增加到26趟。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